咏廿四气诗·清明三月节
元稹〔唐代〕
清明来向晚,山渌正光华。
杨柳先飞絮,梧桐续放花。
鴽声知化鼠,虹影指天涯。
已识风云意,宁愁雨谷赊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清明时节临近黄昏,山色青翠正散发着柔润光华。
杨柳最先飘起漫天飞絮,梧桐接着绽放朵朵鲜花。
林间鸟鸣似知节序暗转,彩虹横跨遥指天际云霞。
已读懂天地风云的深意,何须担忧春雨误了庄稼。
注释
山渌:山间清泉。
光华:光芒,光彩。
放:花开。
鴽: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。
赊:长,远。
简析
此诗通过清明暮春的细腻观察,展现对自然规律的通透认知与超然心境。全诗以“山渌光华”为底色,铺陈杨柳飞絮、梧桐开花、鴽鸟啼鸣、虹跨天涯的春日意象,尾联将具象观察转化为时序变换的深刻理解。诗中既暗合清明润苗的农事规律,又巧妙寄托了顺应自然的人生智慧。
元稹
元稹(779-831),字微之、威明。河南洛阳人,出生于东都洛阳(一说长安万年县)。中国唐朝中期大臣、文学家、小说家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 699篇诗文 186条名句
送兄
佚名〔唐代〕
别路云初起,离亭叶正稀。
所嗟人异雁,不作一行归。(归 一作:飞)
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
李白〔唐代〕
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
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。(揽 一作:览;明月 一作:日月)
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(消愁 一作:销愁;更 一作:复)
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