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东原·暖日宜乘轿
白朴〔元代〕
暖日宜乘轿,春风堪信马。恰寒花有二百处秋千架。对人娇杏花,扑人飞柳花,迎人笑桃花。来往画船边,招飐青旗挂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天的白昼是那样温暖,煦和的春风把大地吹遍。
这样的天气既适宜乘轿出游,骑马信行也令人怡然。
正值寒食,秋千林立,处处可见。
杏花逞娇斗媚,柳花飞扑人面,桃花绽开笑脸。
彩画的游船在水中来来往往,酒家的青旗高挂着迎风招展。
注释
信马:骑马任其驰骋。
寒食: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。是日有禁止生火,食冷食的习俗。
招飐(zhǎn):招展,飘动。
青旗:旧时酒店前悬挂以招客的幌子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天下阅读网.庆东原·暖日宜乘轿
赏析
日暖风和,是春季晴日的基本特征。所以起首的两句,是互文见义,意谓在暖日春风之中乘轿信马都十分适宜。一句分作两句表达,是为了细细品示春天的好处,也带有轿儿马儿陆续登程,络绎不绝的意味。
由“宜”、“堪”的无往不适,带出了下文的游赏。作者首先印象至深的是“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”。为什么要强调这许多秋千架呢,原来这与唐代传沿下的风俗有关。据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:“天宝宫中,至寒食节,竞竖秋千,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。”可见秋千林立,是寒食节特有的景观。寒食节在旧历冬节后一百零五日,与清明的节气毗连,正是百花齐放的大好时光。接下三句,就用排比的句式,拈写了其中的代表—
简析
这首散曲主要描写了清明时节,人们到郊野赏春的热闹情形。曲中绘制出一幅春日里悠闲自得、生机勃勃的画卷,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暖阳、春风、节日庆典与自然美景交织的和谐场景,充满了诗意画意。全曲色泽鲜明、笔触空灵,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白朴
白朴(1226—约1306) 原名恒,字仁甫,后改名朴,字太素,号兰谷。汉族,祖籍隩州(今山西河曲附近),后徙居真定(今河北正定县),晚岁寓居金陵(今南京市),终身未仕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曲作家、杂剧家,与关汉卿、马致远、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。代表作主要有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、《裴少俊墙头马上》、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》等。 159篇诗文 73条名句
殿前欢·夏
薛昂夫〔元代〕
柳扶疏,玻璃万顷浸冰壶。流莺声里笙歌度,士女相呼。有丹青画不如。迷归途,又撑入荷花深处。知他是西湖恋我、我恋西湖?
黄河行
贡泰父〔元代〕
黄河水,水阔无边深无底,其来不知几千里。
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,元气融结自兹始。
地维崩兮天柱折,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。
九功歌成四载止,黄熊化作苍龙尾。
双谼凿断海门开,两鄂崭崭尚中峙。
盘涡荡激,回湍冲射,悬崖飞沙,断岸决石,瞬息而争靡。
洪涛巨浪相豗,怒声不住从天来。
初如两军战方合,飞炮忽下坚壁摧。
又如丰隆起行雨,鞭笞铁骑驱奔雷。
半空澎湃落银屋,势连渤澥吞淮渎。
天吴九首兮,魌魋独足。
潜潭雨过老蛟吟,明月夜照鲛人哭。
扁舟侧挂帆一幅,满耳萧萧鸟飞速。
徐邳千里半日程,转盼青山小如粟。
吁嗟雄哉!其水一石,其泥数斗。
滔滔汩汩兮,同宇宙之悠久。
泛中流以击楫兮,招群仙而挥手。
好风兮东来,酬河伯兮杯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