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筝
康海〔明代〕
宝靥西邻女,鸣筝傍玉台。
秋风孤鹤唳,落日百泉洄。
座客皆惊引,行云欲下来。
不知弦上曲,清切为谁哀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美丽动人的西邻女,依靠玉台旁弹奏古筝。
习习的秋风中天上白鹤长鸣,落日的余晖中地下的水流回旋。
座客们引颈谛听,天上的行云也要下来看个究竟。
不知道弦上所弹出的曲子,到底是在为谁凄切哀伤。
注释
宝靥:花钿。古代妇女首饰。
唳:鸣叫。
洄:水流回旋。
简析
《闻筝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以精致的场景开篇,点明人物与环境;颔联运用自然景象进行巧妙的象征与烘托,秋风中孤鹤的哀鸣和落日余晖下回旋的泉水,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感,又暗含曲调的凄凉与深远;颈联通过听众的反应进一步强调筝声的魅力;尾联以问句作结,说筝声如此清切哀婉,却不知是为谁而奏,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巧妙的象征,展现出音乐之美及其背后的深沉情感,使人如闻筝声动人。
康海
康海(1475--1540)中国明代文学家。字德涵,号对山、沜东渔父,陕西武功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年)状元,任翰林院修撰。武宗时宦官刘瑾败,因名列瑾党而免官。以诗文名列“前七子”之一。所著有诗文集《对山集》、杂剧《中山狼》、散曲集《沜东乐府》等。 192篇诗文 9条名句
九月九日登长城关
石茂华〔明代〕
朔风万里入衣多,嘹呖寒空一雁过。
鱼泽滩头嘶猎马,省嵬城畔看黄河。
香醪欲醉茱萸节,壮志还为出塞歌。
骋望因高云外尽,乡关回首愧烟萝。
粤令好谀
《应谐录》〔明代〕
粤西有令性悦谀,每布一政,群下交口赞誉,令乃欢。一隶欲阿其意,故从旁与人偶语曰:“凡居民上者,咸喜人谀,唯阿主不然,视人誉蔑如耳。”其令耳之,亟召隶前,抚膺高蹈,嘉赏不已,曰:“嘻!知余心者唯汝,良隶也!”自是昵之有加。